2021年8月7日 星期六

惜別?

元朗一家經營達 30 年的上海食品店,在門外張貼通知會在 2021 年 8 月 8 日後結業。近日在 Facebook 看到好些留言,表示最喜歡該店的哪種食物,又表示捨不得、要珍惜最後時間去光顧云云。

凡是有機會親遇這類「惜別者」,我都會問: 「你最後幫趁該店是多久之前?」很多時會發現其實他們也已長期沒到那店子吃東西了。對於他們來說,「別」是客觀事實,「惜」與否則不能肯定。

須知要想哪個人、哪家店、哪個品牌長久生存下去,只是口至而實不惠的口頭、精神支持,誠不足也。

2021年8月6日 星期五

隨身工具

平時生活中常用的物品,大致固定,每件事情的處理流程,亦有習慣,所以當其中一件工具壞了,須作修整時,某些工作忽然受到影響。

例如「龍之天地」這裡的幾天撰文,都是使用平板電腦處理的,要加插一些全形中文標點符號,便沒有用桌面電腦處理時方便。平時會把生活中見到的零碎物業資訊,輸入電腦檔案中備存,也因此而停擺了幾天。

問題若持續下去,定會找出方法來解決的,偏是因看似短期內可以搞定,事情反而有點兒蹉跎著了。

2021年8月5日 星期四

時也命也

劉慕裳替香港在 2020 年「日本奧運」的空手道比賽中,贏得銅牌。

空手道非「奧運」之常規項目,這屆因主辦國日本的原因,首次加入到比賽清單上,到下一屆,又會沒有了。可能只會出現一次的「奧運」機會,剛好遇上自己的興趣、才能、年齡、時間等等各樣因素都配合得上,真是機緣巧合。

有這樣的一個機會,在四、五年前已可得知,但在如此一段短時期內,可以完成下決心、尋門路、增實力、爭入圍、奪獎牌等整個程序,也不是有心便可成功的。香港所有職員運動員加油!

2021年8月4日 星期三

修整行業

家中電腦有患,又拿了到專家處檢查修整。聊天談起,慨嘆現今社會,許多的修整行業都步向夕陽了。

重新添置也不昂貴的用品,已經沒什麼人會在東西壞後想到修整; 補鞋的人已經很少了,雨傘及家中的砂煲、鐵鑊若有破爛,還有多少人會打算維修?

即使是較高價的物品,如電腦、手提電話、冷氣機、洗衣機,假如壞了,想作修理,也常聽到像「修理費用加起來,也差不多足夠再買一部新的了」這樣的說話,令到最終果然放棄了修整念頭的。原因可能包括人工費用高昂,或零件昂貴,也常見面世沒多少年的產品型號,已經不再提供原廠新零件了。

也有些商品,朋友說,在設計上不容許進行小修,即使只是一個零件/一個功能失效了,想更換時,也是整部機更換一部新的,如此情況下,還怎可能容許修整行業的生存?

2021年8月3日 星期二

家居固網電話

閉門尋電話的情況,不時出現,有時實在找不出來,只好試著撥打自己的電話號碼,讓手機響起來,才可定位把它找回。但若只是一人在家,如何可以用一個已遺失了的電話,撥號到那個遺失了的電話呢?連找別人協助也不能,因為現在家居中,已經沒安裝固裝電話了,所以假設真的出現了如此情況,便沒法了,只好繼續再去以人手尋找。

家中不再安裝固網電話,應該並不是十分新鮮的事吧?我的不少親友,也是如此的。其實早在我外甥女童年之時,我姊姊已經考慮取消家中的電話號碼了,最後擱罝,因害怕學校有事要聯絡時,請學校打到手提電話他們會感覺奇怪。

那年頭,手提電話號碼普遍是個隱私,通常很親近的人才會知悉; 知道的人想聯絡時,會把手機號碼作最後選項,不像現在很多時都會優先打去手提電話。少用的原因是成本高,不想繳付天價費用的話,服務計劃中包括多少通話分鐘便用多少,每分鐘都珍貴,更別說還要節省出了家門便缺後難求的手提電話電力了。

只過了多少年頭? 便像兩個世界了。

2021年8月2日 星期一

細縫中的電話

又再一次,人在家中,手提電話肯定也在家中,一下子卻完全找不到了。也不是跑到哪裡去了,只是因為隨手放了在某些東西上面,手機滑動,就跌了下來,卡在東西和東西之間的縫隙中;因為電話機身薄而顏色沉,左找右找,東找西找,幾乎全部地方都檢查過一兩遍了,都沒有看到,也是沒奈何。

不幸中之大幸,因為試過多次在鬧市環境中聽不到鈴聲,而錯失了來電,所以除非是在非調校到「靜音」狀態不可的地方,我一向並無關掉電話鈴聲的習慣,所以撥個電話到自己號碼,電話響起來時,便可以憑鈴聲方向找回手機出來。

說到這種憑聲尋機的技巧,試過一次我去掃墓時跌下了手提電話,便拿著別人的手機折回去搜索,最後在荒僻小山崗墓地周圍的草叢之中,把弄丟了的手機尋回,回好無缺的,那一次,才叫經典哩。

2021年8月1日 星期日

純電子付款

是日為香港政府派發「消費券」可動用首筆款項之一天,Facebook 上看到許多人分享領取、購物的情況,就連平時常讚揚不會北上賺錢者的朋友,也沒有表示不會拿取這種資助,甚至自己的那筆錢還花光得極快。

城中出現了一番熱鬧。商舖中紛紛推出計劃,希望可以汲納到有關資金,做成生意;一些之前沒有電子付款選擇的,也特地為此而增加了有關服務,此無它,因為這次「消費券」是直接派發到市民的電子付款平台戶口中的,不許套現。

電子付款本來就是全球大趨勢,本地經此一推,勢頭應會更健,不過大陸早前受到風災,出現市民一方持現金一方拿貨品但交易無從的景況,必要深思。是否需要「全面地」推行電子付款,令到市場純粹只有這一選擇,杜絕了現金的存在呢?我認為不可。

中國這次面對如此問題,相當突顯,不是因為它做得不好,而是相反因為它跑得太前;其它國家或地區的電子付款普及率,多未及得上中國的,連香港也未能。把事情全交給電腦去做,一旦系統出現亂子,人類便會面對大問題,是科幻故事中的老梗,像如此的付款購物阻礙,只是可能出現的萬千問題之一,甚至未必會在故事中交代,但當然,仍是屬於必需解決的事項。

幸好,手拿現金而買不到東西的情況,不論在香港或是國內我都沒遇上過,但把需要使用的電話號碼和地址只儲存在流動裝置中,機器沒電時完全無計可施的例子,卻有過不止一二,所以,更深明此害。希望政府在有關政策上,審慎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