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5日 星期六

親友交往

年輕時,和親友的交往,主要都是跟隨父母的步伐;後來,漸漸長大,那些社交活動少了參與,和一些親友的接觸,逐步逐步的,變成了零。

近期有需要和一些親友聯絡,也已回復不到昔日的齊全,有些親戚朋友,若這次也沒重新接觸,大概以後再有接觸的機會也不多了。

回想昔日父母的做法,有些節日的行程幾乎都是固定的,總到那麼幾個地方,和那麼一批人會面,談那麼的幾個長途電話,當時認為是永恒不變的情況,不知道其實要做到那樣,並可以長久地和多方的親友都維持著聯繫,絕不簡單哩。

2024年5月24日 星期五

老手信

自己不常到外地旅行,親友外遊則甚多,所以也收過不少手信。不幸地也要承認,家中雜物,有許多都是不大用得著的,而收到的手信也如是。

如果是同事買的手信,而公司情況又許可,購買零食放在辦公室角落,大家可以一起食用,是個好的安排。其它的手信,有好些鎖匙扣及小吊飾、小擺設等,積下來也有不少;也有盡量動用的,不過使用率仍然極低。

數起來,多年前收到大學同學從日本買到的手信,是一根頗精緻的木耳挖,既實用又耐用,至今仍在使用中。

2024年5月23日 星期四

「理民府」憶舊

相信很多朋友也有如此經驗,一些地方雖已經過很大改變,平時提起,用的還是舊名。───有時是舊的街名、村名,有時則是消失多年的舊時商號名字。

現在位於青山公路元朗段 269 號的建築主要是「元朗民政事務處大廈」,旁邊便是「香港郵政」的「派遞局」,我們從小稱呼該位置,則是「理民府」。

近日再經那個位置,看到郵政服務仍在,便想起還在就學時期,那是元朗的「郵政局」所在,當時我有集郵,當有新的通用郵票推出時,便在那處排隊等待開門,購買新郵票及首日封,貼好蓋好章才離開的,現在回想那日子,已是十分遙遠了。

在「郵政局」遷走後,還有一次到該處,是到樓上繳交水費。那時要交家中的公用雜費,相當麻煩,要到電力公司店面交電費,又要到水務局去交水費;那次交水費不知遇上什麼情況,整個大堂都擠滿人,長長人龍排了幾個小時才了事,實在要命。

現在看那周圍景緻,居然和昔日差別不大哩。

2024年5月22日 星期三

「維基」檔案

維基百科」是個集思廣益的網上版百科全書,開放平台,凡有人認為別人會感興趣的資訊,便開個名目,再把資料貼出;任何人再有額外資料,又可自由補上,群策群力,令到每個題目的內容逐漸充實。這個產物意念很是大膽,更難得的是面世至今,已有 20 多年歷史了,不單仍然存在,更兼成了許多人想了解任何事物時,率先想及的消息來源。

很多公眾人物都在「維基」上有獨立的條目,至於內容是多是少,當然和他們的生活姿彩程度以及他們的知名度有關了。我的一些作家朋友,在「維基」上的資料,很可能是他們自身手筆,因為除了他們出道前後的大小作品都有詳列,在行文用字間,也可看到他們的文風。

我個人在「維基」上並無條目,不過多年前參加一個寫作比賽的作品,則獲有心人整理好資料,貼文介紹。該文的小說資料大致正確,但旁及作者時說「在獲獎後淡出文學界」,卻不符事實。本來根本沒有正式踏入過文學界,又何來有淡出之說呢?

2024年5月21日 星期二

自我搜尋

有個動作,每隔三幾年或三幾個月,偶然想起,便做一次,那便是用「Google」的搜尋引擎,輸入自己的名字作搜索,看看搜出來的結果數目有多少,也看看可以找出些什麼。

有幾次,之前寫過貼過在網上的東西,被人轉貼了,同時也註明是由本人所寫的,我都是經過如此的搜索,方才發現。

我不是名人,也沒什麼主動地想增加個人的知名度、姓名的曝光率,不過陸續參與過一些文藝作品的製作和活動,書本資料及活動資料在網上留痕,變相也令到個人的姓名出現次數增加。

這種好奇心,也帶些少自戀吧?哈哈!

2024年5月20日 星期一

古龍小說與「截拳道」

李小龍其人,天下聞名;他創立的「截拳道」,也是舉世皆知。

「截拳道」和「相對論」一樣,知道其名的人很多,能明白的極少。而且李小龍本人也已早逝,就算有旁人真的理解到「截拳道」的真義,沒有人認證,也未必具說服力。

據說名主持劉家傑就向李小龍問過「何謂截拳道」,李小龍向劉氏要了手上的名表,鬆手就要任由它跌向地上,劉氏連忙接住,李小龍便說:「這便是截拳道了。」若這傳說是真的,「截拳道」便是結合了人類反射神經的拳術了。也有人把「截拳道」和李小龍的處世哲學「上善若水」( Be Water ) 聯想在一起,那同樣,重點也就是「自然」二字。

古龍小說中的招式描寫沒有金庸作品中的繁多和仔細,但在「火併蕭十一郎」書中,則有段內容,我讀之便覺得,不就是李小龍的「截拳」之「道」麼?原文如下───

蕭十一郎使出來的招式,看來雖平凡得很,但卻極迅速,極準確,極有效。
每個人心裡都在問自己。
──我能接得住他幾招?
武功的真意,並不在奇幻瑰麗,而在「有效」。
這道理又有幾人明白?幾人能做到?

至於「火併蕭十一郎」是否真是古龍親著,便不在今天討論之列了。

2024年5月19日 星期日

紅磡

又到紅磡區。過去幾次前往,都是利用不同的交通工具,所以行經的路線次次不同,下車的地點也都不同;到要回歸時,再要考慮要用何工具,不同的選擇上車的位置也都不同,要待選定了用何工具後,才知道該怎樣走。

對我來說,紅磡區和屯門區有些相似,有不同的「衛星區域」,各有旺點,而旺點和旺點之間,頗有些距離;我每次前往,都是因為不同的目的,前往不同的區域,所以每一個區域我都並不熟悉。

過去在紅磡區,若看到個「地下鐵路」公司標誌的箭咀,便是指向現在叫「紅磡站」的火車站方向,現在在某些位置,周圍有共三個鐵路中途站圍抱,若不小心辨別,走迷路了,便很冤枉。

在假日往來元朗及紅磡,有個方便,就是巴士 268X 班次和平日不同了;平時只有早上幾班從元朗出市區,晚上有幾班從市區回元朗,在假日時則是全日有車,每半小時一班。好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