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1日 星期六

五金用品

家中一件用具,要買新的,市面上雖有新潮款式,但還是到五金用品店去,買了一個舊派的。使用起來,是不同的。

店員忠告,使用之後,盡快抹盡水份,因會生鏽。生鐵打造的用品質感十足,而且真的很實用;掃墓時要用鐮刀割草,早幾年去買一把新的,店員游說買了一種形制新派的,也用到,但並不稱手。

物品買回,因有可能拿回店去換件大碼的,所以價錢貼紙不敢撕去,被看到了,覺得價昂。我在旺角看過有人現場打造金屬用具的情況,烈火之下,人手加工,甚費時,可以當成藝術品來看了,而且又知會很耐用,所以倒不覺貴。

這種工具,家中弄丟一件便會少一件哩。

2019年5月10日 星期五

收一角

題目所說的「一角」,是指法定的硬幣香港一角錢。但不要誤會,不是我要收───或會收───這種輔幣,而是看到市面有店舖不止不抗拒,更且歡迎,不角只是一角,沒提及兩角及五角。

有種流動車輛,到處去走,可以把家中積存的零錢輔幣去匯合起來,換成較大額現金或存入儲值支付工具戶口內,我這裡說的不是這種。

大型連鎖食肆以及巴士公司不敢不收官方輔幣,所以在法定範圍也可以在那種地方消耗一下,這種情況亦不勞我去講。

卻說路過深水埗長沙灣道近「深之都」處有家叫「拾下拾下」的店前,首次留意到有告示說明廣收一角硬幣,這新聞對我來說,真是新鮮。該店在多區都有租用短期舖位營業,卻不知是否全線都有這種需求?謹此分享,讓有需要的朋友知悉,或有幫助。

2019年5月9日 星期四

不必防盜

有些店舖,會把貨品陳列到店門之外,懸掛在簷前;而且到了晚上,店子關了門,那些掛起來的貨品,有時都不會收起來的。

那些貨品當然不是十分值錢的,但也是可用之物,為何完全看不到有防以盜竊的措施呢?莫非從來未有過如此的情況?又或是雖有被盜,但數量很小,損失不多,相對起來,要把東西搬來搬去,「成本」更高,所以不必理會?

這種情況,在香港,不是十分常見,但又不是極其稀罕之事。卻不知在其它國家,是否也有類似的做法?

2019年5月8日 星期三

北上


周末將要北上深圳。是因為工作需要───或是以後工作的需要。

早十多年已因為工作需要到內地去,之前也不時和家人往深圳遊玩,一直都沒有什麼抗拒。現在聽到不少小朋友假日之時到境外遊玩,也是北上;深圳多處的吃喝玩樂,和我們從前所見的,已經難以同日而語,對小朋友的吸引力也相當大。

現在香港社會仍有不少年輕人對中國內地的人事物心生抗拒,怎也不肯去親身感受一下,不過更年輕的一代的抗拒感不那麼大,而隨著時光推進,香港市民對內地的接受,是大勢所趨。

情況像經過若干年之後,香港有些新生代的朋友對日本物品趨之若鶩,大力捧場,完全看不出早他們一代兩代的戰時一族,對日本可能存在切齒的痛恨,時移,便會勢易。

2019年5月7日 星期二

泉下有之。中港車牌

早陣子寫了篇網誌,泛寫了關於新潮紙祭品的感想。今天再寫,卻是專寫其中一種中的一款。

近日往買祭品,見有幾款汽車。立體汽車祭品,並不新鮮,而且這次車子也只是中小型的呎吋;據聞還有些是一比一原車大小的,更為誇張。

這次特別在,祭品的名稱上,除了品牌是什麼,還標明了是「中港牌」的,真是極盡緊貼民生之能事!

天堂或地獄,也還有分開地域?還有邊境海關需要通過?真是奇中之奇。當時倒沒留意,車子的駕駛軚盤,是在左面還是右面的。


2019年5月6日 星期一

射燈稱王


元朗大街一個單邊舖位,新開了家水果攤檔,看到門前的射燈,多得誇張,亦密得誇張。到底那些射燈,是否多作裝飾用途?使用之時,又會否全部齊開?

若真全開的話,也太光猛太熾熱了吧。

我自己沒機會親身探知,卻不知有否朋友留意到並知道答案。

日常生活太忙,若間中可緩下腳步,身邊物事具玩味的也有不少哩。

2019年5月5日 星期日

事後孔明之見

某本雜誌,談論鄰近住處的一個屋苑舖位,全文看了,大部份所說論點都不認同,只能一笑置之。

該屋苑的舖位出租率不高,是個事實,只是文中所寫、嘉賓所舉的「原因」,以我淺見,都很有疑點。不過所有具疑點的論點串連起來,又的確流暢而且可令人輕易接受,要做到這一點也有其難度,所以文章也有值得欣賞之處,雖然會誤導讀者,亦可回報一笑,以作鼓勵。

日常生活中,見到最常見的類似例子,是一班專家分析解說股票市場的升跌。市場是升了,還是跌了,是個客觀情況,扭曲不到;為何有那樣情況出現,則可以有芸芸眾多的解釋。


有一定水平的「專家」,給出的理由都不會是離題萬丈的,但所舉的解釋,是「可以引致有關情況出現」,卻不代表它們正正就是那原因。───而且就算是「原因」,又是否「主因」呢?

一個問題出現,很多時並非因為一個單一因素,而是多個因素綜合而來的。「雖然企業有巨額盈利,但行政總裁宣布退休帶來市場擔憂,所以股價不升反跌」,以及「雖然行政總裁宣布退休帶來市場擔憂,但企業錄得巨額盈利,所以股價上升」兩種情況,選用何者,可說只是由現實結果來逆推的;既然兩個因素的一正一負兩種影響都根本沒數量化過,一加一減之後整體是升還是是跌,便怎說都通了。

許多的「事後孔明」,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一直存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