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6日 星期六

趣味實驗?


互聯網上流傳著數之不盡的短片。在外國,不少在我看來堪稱古怪的題材,被拍攝成短片,更形成系列,當中有令人長了見識的,但又並不真感到十分有趣,拍攝者樂此而似不疲,叫人難明。

這些系列式短片,包括用各式古怪的方式測試不同牌子手提電話的硬度包括把它們從高空掉下或以電鋸切開等、把溶解了的鉛倒向地洞或物件或特製模具上看它們會形成什麼形狀、用液壓機向各式東西施壓把那些東西壓得碎裂或是成為薄片等等,網上曾見過不少,網友又分享過不少,而我深信,將來陸續出現的也還有不少。

拍攝的背景似乎少在亞洲地區,這算不算是東西方文化差異之一?

2016年7月15日 星期五

神奇魔法柱

看起來神奇到不得了!初時還以為又是利用電腦造的特技,原來卻是純利用「錯覺」所形成的「魔術」。

像輪子的發明一樣,出現之後,弄明白了,大家便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一回事,但是「構想到這樣的一件事」本身,便是最最困難的一環。

看到這柱體的設計,有點兒聯想到學習工業繪圖時,如何從幾個方向繪畫圖像,以綜合提供一件物體比較真實的面貌。那些年至今,倏忽超過廿年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WfFco7K9v8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KpOKXAVjGo

2016年7月14日 星期四

文友在書展

科幻小說作家蘇逸平先生,當年在香港曾出版的 10 冊「怪奇偵探團」小說,現在還是我書架上的收藏。這兩年在 Facebook 跟他遇上,間或就某些事情交流一番,也算是網友。

蘇兄長居台灣,今年「香港書展」他與負責新書封面插圖製作的何志文有個聯合簽名會,資料轉貼如下:



另外也見沈西城兄的名字多次出現,略一統計,他涉及的活動簡列如下:

==================================================

2016-07-21 ( 四 ) 上午11:30 至 下午1:00

「武俠世界一甲子」
分類  : 世界視窗講座系列
地點  : 會議室 S428
講者  : 王學文、顧臻、林保淳
嘉賓講者: 沈西城
主持  : 施仁毅

==================================================

2016-07-21 ( 四 ) 下午6:00 至 下午7:30

「武俠歷史 • 江湖遺珠」
分類  : 世界視窗講座系列
地點  : 會議室 S426-427
講者  : 沈西城

==================================================

2016-07-23 ( 六 ) 下午6:00 至 下午7:30

「『 一代風氣開金梁』──清談武俠小說巨人梁羽生、金庸」
分類  : 世界視窗講座系列
地點  : 演講廳 2
講者  : 沈西城、楊興安、楊健思

==================================================

2016-07-25 ( 一 ) 下午6:00 至 下午7:30

「握緊刀鋒一古龍」
分類  : 世界視窗講座系列
地點  : 會議室 S426-427
講者  : 薛興國
主持  : 沈西城

==================================================


今屆「香港書展」,有個「武俠小說」的主題,活動資料上,另外熟悉的名字還包括以下一些。看來熱鬧得很!


2016-07-22 ( 五 ) 下午3:00 至 下午4:30

「媒體再生下的金庸小說」
分類  : 世界視窗講座系列
地點  : 會議室 S428
講者  : 邱健恩


2016-07-24 ( 日 ) 下午5:30 至 下午7:00

「武俠傳說的重構與再述」
分類  : 世界視窗講座系列
地點  : 會議室 S224-225
講者  : 喬靖夫

2016年7月13日 星期三

老同學在書展

快到 2016 年的「香港書展」。這幾年因不同活動所認識的文化界朋友,不少都有參與書展中的活動,所以瀏覽活動的講者名單,見到好一些熟悉的名字。

其中之一,教我眼前一亮,原來是「浸會大學」老同學梁百行 (Andes Leung)。


跟 Andes 除了當年同學,又有一特別關連:他曾與友人接手一個跨國的推廣項目,找我當過助手。那時合作的拍檔之一魏華星 (Francis Ngai) ,近年在大眾傳媒上曝光更多,有時亦是與長跑比賽相關 (Andes 和 Francis 同是「全城街馬」的創辦人),更多時是關於「Green Monday」素食推廣運動,及其它社企工作。

Andes───有老友喜歡叫他的綽號「師傅」───在工作上取得的表現,有目共睹;更令人欣羨的,是他的生活節奏和個人發展的舖排,穩步前進,人生愈趨圓滿。

昔日同學,可以借鏡的不少,但隨著大家的生活環境變化,想安排較大規模聚會,愈來愈難。早前有老同學想藉學校活動之勢約同碰頭,可惜未能成功;當時我以為自己稍後或可抽空接手籌劃,但原來連公眾假期及周日都騰空不出來,變成空談,至今還是沒有下文,實在慚愧之至。

2016 年 7 月 22 日下午 2:30 至 4:00 這個名為「以跑步連繫世界」的活動,有興趣及時間者可支持。

2016年7月12日 星期二

「教父」?劉慈欣

有書本的作者介紹,說劉慈欣是「中國科幻文學教父級人物」。我個人不會想到用「教父」這樣的形容;不過若其他人採用了,我又覺得用來形容劉慈欣在科幻小說創作上的地位,也頗合適。


倪匡先生筆下的「衛斯理故事」,一心只是在奇情小說中加入幻想元素,所以他把那些作品叫做「幻想小說」,當中無意把它們跟「科學」扯上關係,因此別人說「衛斯理故事」是或不是「科學幻想小說」,他也不理會。但他無意把那些故事定要寫成「科幻小說」,無意間反而暗合了「科幻小說」的宏觀定義。

例如有一部小說「背叛」,有讀者批評說「並非科幻」。故事中假設了一個人在某特地環境下,某種想法會導致他做出某種外人難以理解的行為。那可以說是屬於心理學的範疇。既然心理學是科學之一,在心理學範疇寫出的幻想小說,怎麼不能歸類作科學幻想小說?

正讀劉慈欣的新書,一書 10 個故事,全部獨立。它們都是幻想小說,當然;故事中也採用了很多某個範疇的術語,看起來也有很「硬」的科學質地;但即使把那些術語移除,單看故事情節本身,他所幻想的領域,跨越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地質學、社會學等等不同範疇,把「科學幻想」的定義,作了一個示範,讓讀者知道「科幻」的世界可以有多大的包容性和可能性。能做到這一點,他被冠以「教父」之稱號,也實在當之無愧。

2016年7月11日 星期一

買書煩情

在書店逛一圈,看到倪匡的兩本「新書」果然出版了。但因這兩本書是「舊書擴充」,舊版我已有,便也不急著捧場,反而是買了兩本劉慈欣的科幻小說。


兩本書,一本「宇宙往事」,由「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出版,2016 年 5 月第 1 版;另一本「蝴蝶」,由「中國工人出版社」出版,2016 年 3 月第 1 版。

單看書的大小及書脊設計都不同,直覺已知道兩本書是由不同出版所推出的了。假如是舊書,我會懷疑是否已有出版社出齊了兩書,若有的話,購買同一出版社的,排放在書架上會比較美觀;看來兩本都是新書,既然是由不同出版社所出,應該版權也是分屬的了,可能永遠也不會有統一設計的版本出現,便照買下來,讀了再算。

沒有預算到的卻是,「蝴蝶」書中看到,原來同書系中,還有一本「鏡子」!我把書買下來時,沒看到有「鏡子」一書,可能是該書店中該書已售罄了,在那一刻我想買也不會買到;但若當時我知道這一點,有可能我索性連「蝴蝶」都先不買,等到可以兩本同購時才入貨。現在牽掛著有個缺口要作補充,不甚舒服。

內地版小說,要看哪書店在哪時會否剛巧進了某特定的一本書,而且剛好給我遇到,又要講機綠了。


2016-0712後記:
兩點補充,第一,「宇宙往事」是合集,同時收錄吳志雄 ( 宇宙心靈 )劉劍鋒子非魚暗號第人作品;第二,假設兩本書包括的內容版權分屬,原來是錯誤的,劉慈欣的「吞食者」,在兩本書中都有。

2016年7月10日 星期日

「星願」還圓

張栢芝是個演戲的天才,初出道接拍周星馳的「喜劇之王」當雙旦之一,演出之自然精湛,比起很多年資更長的演員更好。但我印象中沒怎麼聽過她唱歌,很長的一段時間以來,甚至連她是演員都差點忘記了,一想起她,便想起報章雜誌上所寫的各種私人感情瓜葛。

任賢齊的電影我看過不少,他的歌也聽過不少;漸漸地,發現他的眼睛也懂得演戲,而他也變成一位實力派的演員。不過無論是他的電影也好,歌曲也好,我都不能十分衷心地深表讚賞,這也許是和他所用的語言有關,我所聽到的他的對白和歌曲,或是不純正的廣府話,或是經過配音的程序,又或是兩者結合,聽起來,總叫人有份隔膜。

一條短片,一次比賽,一個參賽者,一位神秘嘉賓,一次重聚,帶來一次驚喜。既唱且演,十多年前的電影「星願」中經典場面和對白一一重現,通場人士,無不動容;隔著屏幕,聽著電腦播出的聲音,效果比現場差了很多很多,也可以令人眼淚盈眶的一場演出,看了,便確定兩位,都是好戲好歌之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1s-_jiEIQ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