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11日 星期六

昔日新人

看到網上有朋友分享了一條短片,關於 1989 年「勁歌金曲」頒獎典禮中,「最受歡迎新人獎」的片段。我在 YouTube 上找不到那版本,只找到個足本的,「新人獎」約在 51 分鐘的位置。


不知道那位分享的朋友選擇這一屆頒獎禮,是信手拈來的還是刻意挑選的,事實上又確令人特別有感覺。

王傑李健達關淑怡譚耀文黃靖雯蘇永康林保怡等等等等,有些名字現在聽到,會驚叫:「原來他/她那時是這樣子的!」有些則是:「他原來從前是唱歌出身的!」有些是:「原來他/她和他們/她們是同一年出道的!」有些名字,現在的歌迷已不知道。

到底,也是四分之一個世紀之前的事了。

2015年7月10日 星期五

天氣不似預期

八號風球懸掛後,香港各區的風雨並未如預期般猛烈。許多次當出現這樣的情況,「香港天文台」都備受揶揄。「天有不測之風雲」是人所共知及認同的事實,而「香港天文台」懸掛風球又是有一定客觀數字作基準的,也要面對如此批評,其它政府部門要得到市民認同,困難程度,可想而知。


想當年「千年蟲」事件,全球人類生活並沒出現巨大波動,也招來非議,好像非出現嚴重事故,令人覺得一切準備功夫都不是白忙的,才叫值回票價。怪不得看過一個關於地震的故事,劇情說到當局預測到兩次地震,決定由得第一次地震造成傷亡,否則市民不知痛苦,輕視第二次地震的威脅,那規模更大的第二次地震,會造成更嚴重數千數萬倍的傷亡,結果更慘。

──這段情節,真是寫人性寫到骨子裡。

2015年7月9日 星期四

解開大食之謎?

香港也出現了一個所謂「勁食」的飲食節目,但食品的份量和進食者的食量,跟日本等地的節目中所見的比較,遜色太多了,難以營造出熱烈氣氛。

寫了「日本超級大食客」那篇網誌後,又看了些同類型的節目,那些參加者──不少是女性──的食量實在大得驚人。而更叫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那些食物本身的體積也不小,參加者把它們吃光後,身形卻不覺有突變,那些食物可以藏到哪裡去了?

以下這段短片,可能便提供了答案。


答案似乎十分簡單而直接,這班「大胃王」的大食之謎,就是因為「大胃」!非關性別、年齡、身高、體重、職業。

2015年7月8日 星期三

萬元宴

自稱某校教師的某君,在 Facebook 上張貼了幾張相片,責罵他和一班學生幫趁的食肆是「黑店」,列舉出來的幾道家常小菜,每道都要數百元,而一頓飯下來,總數過萬,雖然得食肆扣減數百,買單也要 9,000 多元。


事情引發許多認同的責備聲音,但同時又有人指聽所列舉價錢,是不便宜,但又未猖獗到說是「黑店」的地步,而且價錢多少,點菜時理應先問清潔等等。後來訊息漸多,餸菜是加大了的,除了相片中所見的家常小菜,原來還有其它的貴價菜,加上平均每人進食了三數碗白米飯,以及飲料的價錢,約萬元的收費,又似乎變得合理了。

這段新聞一開始的時候,我也慨嘆食肆無道,因到底類似的消息也真是聽過太多了,當時也沒有留意相片中同時包括的點菜紙上,有寫著餸菜份量是加倍了的,沒有留言加入聲評,也只是沒有時間而已。現在回想起來,是既慶幸,又汗顏。

這兩天,替食肆澄清的資訊愈來愈多,不過之前曾第一時間加入戰團,聲評過該食肆的朋友,便不覺有作出過任何表示歉意的聲明了。

2015年7月7日 星期二

跑書店 2015-0628

近年到書店去,通常都是有特定目標,前往購買的。近日一次,也是如此,所以寫這篇網誌時,自然地用了「跑書店」這標題,後來一想:「這標題以後倒可以再用。」於是標明當日日期,以後再寫另一次購書情況時,便把日期更改可也。

這次訪尋的主要目標,是沈西城兄的新作「舊日風景」,「大山文化」出版。

這幾年不少朋友出版的書,都是先經「大眾書局」發行,於是我便先到「屯門市廣場」的「大眾」去找。這類主題的書不肯定在書店人員心目中,到底是歸到哪一題目下,所以找尋時也花了好些時間,最後,只找到了同系列的其它兩本,分別由劉天賜顧媚所寫的「往事煙花」和「繁華如夢」。

問店員那本「舊日風景」,她查電腦後說:「我們沒有售賣這書。」竟然如此?


幸好我特地選擇了「屯門市廣場」這地點,除了「大眾書局」,就近還有家「商務印書館」,於是轉移陣地,這次,終於買到了標的物。過程也不算很簡短,我自然地,又依從店子把書本分類的主題,按圖索驥去找,最後繞了個圈,才發現原來這本新出版的書,就在擺放新書的「豬肉枱」上!

這兩三年「大眾書局」的擴張進度不俗,服務上也有優勝於幾家更具規模連鎖書店的地方,這次的例子,「大眾」倒落後於「商務印書館」了。


「舊日風景」內容甚豐富,但我也很快看完,感覺是十分好看。或者稍後來篇簡單的讀後感吧。

最後有個情報順便分享:早前見 Facebook 上有人在網友處問及「港漫回憶錄」一書,這次在「屯門市廣場」的「大眾書局」看到有 3 本在架上,一本普通版,兩本特別版,有需要的朋友可以注意。

2015年7月6日 星期一

略談迷你風扇

天氣炎熱,在街上看到幾乎人手一部迷你電風扇。現在較流行的一款「迷你」風扇,其實並不迷你,大家卻好像亳不介意。是否現在大家都已習慣了手上拿著部智能電話/平板電腦,對於手上再多一部風扇也不覺有問題?


我看到在手提電話方面,也有類似的情況。隨著科技進步,手提電話的體積愈出愈小,所以當市場上有些款式的手提電話,連我拿在手上也覺累贅時,我以為不會流行的,因為大家會覺得把大如砧板的手提電話貼到臉龐上使用,實在異樣。──誰知不然。

而且拿著一部大屏幕手提電話貼在臉上邊走邊談的,還有不少是女士哩。

科技人員照顧技術層面;行銷人員考慮如何令消費者覺得那些技術有用。但原來,我們以為消費者不會走回頭路,只會在每一個產品環節上都要求進步,其實不一定是事實,消費者最終選擇的,可能是科技人員和行銷人員都以為「並不完美,註定失敗」的產品啊。

2015年7月5日 星期日

過火玩笑

在 Facebook 上看到有這則新聞的分享,是我首次看到有人對類似行為提出控訴,雖不知是否真事,也不知能否勝訴,但認為有時真有必要如此的。


網上看到的「開玩笑」短片,各地出品都有,形式之多,只能受限於人類想像力,多如繁星,數之不盡。有些真能令人一笑的,有些則是無聊得很,只是大家都好像「開玩笑而已」是道「免死金牌」,如何過份都可以合理化的,真是豈有此理。

看過一個日本節目,當藝人進入設計好的升降機後,底板突然翻開,藝人落在長滑梯上直跌到尾,攝影機沿途拍下藝人表情的醜態;外國有在升降機或火車車廂等密閉空間中,先把燈光弄熄,化妝成鬼怪般的人則從暗道爬入,當燈光忽然亮著時,在場的人只能被嚇得尖叫。──這些玩法遇上心臟不佳的人,真會搞出人命的。

又看過一條短片,一名男子在女友面前,扮作跳樓,女友大驚撲前時,才看到男子跌在安全墊上,旁邊有求婚句語。有這種構思的人如何能嫁!餘下人生幾十年,每月每日每秒都要提防不知幾時再中伏,還怎做人?這種人,連做朋友都不必了,避得越遠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