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5日 星期六

我家的電視機

不知是否跟我們父親當年「行船」( 當海員 ) 有關,所以回想那時家中的物品,有不少稀罕物,是較外面一般早些得以見識的,例如記得見過一個日本製造的「合味道杯麵」,最終有否食用已沒印象,但那附送可摺合的塑膠叉子卻是令到小時候的我,有種驚艷的感覺。

家中也是很早便有電視機,最早期的當然只是黑白版本,但在當時亦已有很大吸引力了。現在看懷舊節目或文章,憶述從前會駐足鄰居門前看電視看得不願走的場面,那時候便有發生在我們的家中;鄰居停在門外觀看的並不多,反而是正式坐了在屋內,椅上地上,最多時可以坐著超過十個人一起看電視,十分熱鬧。

後來,買了電視機的家庭愈來愈多,聚在我們家中一起看電視的鄰居便少了,這種奇趣活動,漸漸消退。

2022年10月14日 星期五

話事人

多年前已聽過一種理論:在晚上的「黃金時間」,電視台播放的節目要以「家庭主婦」之興趣為重心,因為通常家中只有一部電視機,而電視機的播放安排,通常由家庭中「母親」的角色當話事人。

這理論在過去可能也頗準繩,但大家可輕易看到,當中涉及不止一個先決條件,而那些條件到了現在已經有所轉變了;條件既已改變,得出的結果自然也會變動。

現在一個家庭中,不單止可以有多過一部電視,甚至家中電視機/電視播放設備的總數目,可以比起家庭成員總數更高,即是平均每位成員擁有一部或以上電視;自己的電視自己管,家中的幾部電視機中,家庭主婦可話事的只其一,她們的興趣及口味,便通常不能再成為最關鍵因素了。

回想昔日,家中主要的彩色電視由家人主控,我在另外地方以較舊的一部黑白電視看另一頻道的節目,如此日子,距今已相當遙遠,現在再無此需要。

2022年10月13日 星期四

重看電影

再看了一部電影。距離上次進戲院看電影,又頗有一段日子了。

看的是話題電影之一,我是首看;同行者是看第二遍,重看是因為上次看後,經過一些討論,覺得該電影內容中應帶有更深涵意,便想重溫加以確定,而且電影本身的娛樂性也值得看不止一遍。

談到一部電影在首輪上畫時便看過不止一遍,我記得多人提及的西片包括「鐵達尼號」,港產片自然有「最佳拍檔」及「英雄本色」;印象中有人說過,到戲院去看了十多次「鐵達尼號」的,令人咋舌,因為實在不明白該劇如何可以短時間內看十次八次仍覺享受。

二人回憶,原來大家都從沒有試過有一輪電影是看過一次以上的,通常同一套戲重看,都是在電視或飛機之上,不是進戲院。

2022年10月12日 星期三

奪正宗

看到網上有篇文章,說見食肆居然有「濕炒牛河」,不過按自己口味,還是喜歡「乾炒牛河」多些云云,言下之意,似乎「乾炒牛河」是傳統食品,而「濕炒牛河」是由它蛻變出來的新鮮選擇,但其實正好相反,俗稱「濕炒」的「豉椒牛肉炒沙河粉」才是本來的做法,「乾炒牛河」是因當時欠缺豆粉,臨急想出來的創新之舉,不過後來受歡迎程度,與原來版本不遑多讓。

另一廣東著名食品「叉燒」,現在在比例上幾乎是「十居其十」全係「蜜汁叉燒」,但論起來「豉味叉燒」可能更為傳統。豉味叉燒是用豆豉、蠔油、沙薑粉等製成叉燒醬來醃肉,過程比較繁複,「蜜汁叉燒」做起來簡單些,又受食客歡迎,逐漸成了「無蜜汁非叉燒」之程度。

同樣因為處理容易,被年輕一代視為飲宴中必不可少的菜式「炸子雞」,原非一定,我從前赴宴,「金華玉樹雞」出現的次數也不少,但當酒席圍數多,又常穿插活動以致時間管理困難的情況下,預備蒸雞,何如炸雞方便?

「雲吞」由廣州傳至香港而在港發揚光大,現在「觧蝦雲吞」隱隱然是個標準做法,但其實初時它只是特別款式之一,最原始最基本的,只有豬肉,沒有蝦肉,現在的食肆,雲吞五花八門,但也常視「鮮蝦雲吞」為最基本,而不知還有更基本的啊。

2022年10月11日 星期二

購物 Apps

購物場所,推出本身的官方 Apps ( 手機程式 ) 通常最主要是為顧客的積分作出記錄。

顧客每次購物,根據所購物品的種類及金額,會獲派發相對應的分數,累積到若干水平,便可以獲得不同程度的優惠,或憑積金換取其它福利等等;隨著市場競爭漸趨熱烈,對於已成為「會員」般的顧客,提供的福利也愈見多元化。

我自己有個便利店的 Apps,主要便是協助儲存了各式購物記錄,因為憑自己去記,相當困難;兌換不容易成功的推廣活動,吸引不到顧客增加消費,便有也等於沒有了。如該便利店有不少獎賞,是某種貨品每購入若干件便可獲贈一件,像:盒裝奶類貨品每買了 5 件送 1 件、書本雜誌每購入 10 本送 1 本、套裝啤酒每買 6 份送 1份……,每項需購數量不同,截止日期也不同,再加上每項物品到底已購了多少,真要自行記錄,會很瑣碎又麻煩,但若不記錄下來,會否一些已累積足夠可獲贈品的時候,也會錯過兌換限期?那又似乎非記錄不可了。

像上述那麼繁多的記錄,不依賴科技協助,安裝 Apps 後由軟件代為處理,個人腦袋,如何做到?結果也只有放棄、投降吧。

2022年10月10日 星期一

「雙十」變遷

陽曆 10 月 10 日,人稱「雙十」,又有人叫作「雙十節」。這些叫法,我童年時已有聽過,不過平日鮮會聽到人使用,只是在接近正日的時候,人們提起時才旁及,例如在年初之時,大家定個在 10 月 9 日之約,也不會說是「在雙十之前」,只把 10 月 10 日和尋常日子同等看待。

童年時因在接近「雙十」時附近花牌公司會印製「青天白日滿地紅」小旗免費派發,我們拿到可黏到幼棒上到處跑動讓它飄揚,當是玩具,所以印象較深刻。至於當中的政治涵義,自然是完全不懂了。

那些派發的小旗,試過以紙製的,試過以膠製的,到我漸漸長大,便漸漸消失,繼之而來,每年九月、十月時多聽到人們談及「雙十」,是因為台灣有旅遊優惠,可豁免「入台證」的費用,以吸引遊客到訪。

近年,國際旅遊也少了,今天偶然聽到兩位長者談天,有人問「10 月 10 日是什麼節日」,居然。

2022年10月9日 星期日

面交

「面交」一詞,不知會否令某些人聯想到不雅之事,但它在網上賣場中,是常用術語之一,即「見面交收」的簡稱。

一買一賣,可以涉及不少行政成本,不論物品貴賤大小,若交易雙方可以親自見面直接交收,貨銀兩迄,當然最好,不過大家於互聯網上碰到面,現實世界中身處地方卻可能隔阻千里,所以款項支付及物品送遞等,往往都只有透過中介。但就算是本來大家就在同一區份生活,理論上可以容易親身交易,但別忘了還有「時間」這一因素,若買賣雙方都會在某區活動,但卻是在不同的日子、時間之內,而彼此的時間配搭不上,就算某區份是同時方便到大家,也是枉然。

根據經驗,除非知道日期、時間、地點全部都可以很便利安排,否則,「面交」都不會是首選;就算日子地點可相就,對方必要在某一時段內才能現身,我要刻意騰出那個時間來,便可能需要調動其它活動時間以作遷就,生活彈性多了規限,自然是可免則免。

有時一天之內安排好幾個面交,順著特定路線本可以流暢地完成,卻遇上部份人遲到或要臨場改時間,任何變動,都可以連鎖地影響到多個打後的約會,令人煩惱不已。早知「面交」有這種潛在風險時,非不必要的情況下,當然希望可以盡量迴避,選擇其它的交收方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