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日 星期六

「我和殭屍有個約會外傳──馬小玲的單身生活」

曾經在「龍之天地」介紹過的網友 LKY - Comic Studio 早前以「亞洲電視」名劇「我和殭屍有個約會」女角馬小玲為題畫了一幅畫,之後創作心起,再繪一版略帶故事性的漫畫,然後再繪一版,然後再一版,最後,竟成了一個完整的二次創作故事。

他寫作之初,沒有打算發展到如此,每多繪一版,都可能是最後一張,有意無意之間,每版新加的內容本身已有足夠豐富的情節,而且結尾又都吸引人想看下去,彷彿重演了當年港漫先在報紙上連載之後才結集成單行本時的節奏,整體效果變成情節豐富而緊湊,而且故事的大高潮會由多個小高潮帶動,到最後才曳然收筆,令人看得又過癮卻又意猶未盡。

故事可在作者的 Facebook 戶口上足本看到,絕對值得大家捧場。


https://www.facebook.com/LKYcomicstudio/



這漫畫,已經完全在網上完整地、免費地看完了,但若作者會把它結集印成單行本,我也會購買,而且大概會認購不止一本。一個地方的漫畫市場生死,在於有否大量吸引到人想追看和想收藏的作品,如此而已,別無其它。

2016年9月30日 星期五

「超局部地區性驟雨」?

初看到這新聞時,以為是「數百年難得一遇的奇景」,但在網上尋找,卻原來又不是「數百年一遇」那麼罕有。無論如何,「局部地區性驟雨」而「局部」到這樣的程度,也是奇趣之極吧。



剛在早兩天,看了「無線電視」的「兄弟幫」訪問前「香港天文台」副台長,聽到熱帶氣旋吹襲時,會有多少因素可以影響到真實抵達時的風力,覺得要作所謂「準確預測」,實在是太難太難了。我們行外人,常挑剔「天文台」的資訊,真是「看人挑擔不吃力」的典型例子。


2016-1002後記:

網友 AH Gwai 有如下詳細留言,指出兩段短片的疑點:

第一套片,小心看,中間有條水柱,所以其實係地下水向上噴,因為無風,所以水珠垂直回瀉。也因為位置口本身是水洞,所以回瀉的水完全給吞納回去而沒有向四周土地傾流開。如果真是天上的定點傾盆大雨,不可能多出的雨水不崩堤般騰涌向周邊土地。 
第二套片,水力更強,射得更高,水流較厚,不易透見中間水柱,但情況應該跟上例一樣。如果真是這麼精細的定點下雨,多出的水流去了哪?所以一定是同時土地上有定點吞納。水其實由地面小水洼中的噴井向上射,洼地同時吸納降回的水。

兩套片聲稱定點下暴雨,其實都係標題黨傑作。
有網站以更廣闊角度的影片,說明所謂暴雨根本來自地下噴泉(geyser)。
http://www.snopes.com/togo-rain-mystery-video/

我覺得相當有道理。這篇網誌,與其刪走,我覺得不如加上備註,保留下來:首先我把標題加上引號及句號,以示不確定性;此外便是把網友指正的全文同時附上,讓其他讀者自行作出判斷。再次多謝 Ah Gwai 的不吝指教。

2016年9月29日 星期四

免費報紙「龍週」


放工之時,港鐵站口附近有人身穿寫著「龍週」二字的衣服,吸引了我的注意力;之後才留意到,原來她在派發同名的一份免費報紙。

報紙版頭上寫著「第 8 期」,即是它面世了起碼也有一星期了吧?在事前或這個星期之中,任何關於這份報紙的消費都沒聽過沒看過,真令人對它的前途感到悲觀。

現在免費派發的刊物漸多,明顯看到「不是免費我便會看」的情況,報刊主動找人派給路人,路人也是會逕自前行,甚至連望也不望派發人員一眼。到底我們拿一份報紙在手───不論是免費的抑或是要付款的───希望看到什麼內容?

若是時間性很重要的,有什麼快得過在網上直接了解?隔一天才看報紙都已太遲了。若只是資料性的內容也是不夠的,應要包括分析性,有些在別處看不到的觀點,才較容易吸引到讀者。若有人物專訪,遇上主角的愛好者,又會較吸引讀者特地找來閱讀保存,不過前題是:如何能讓那些支持者事先知道有這篇報導?

上面述及的賣點,「龍週」似乎都各有少許,但又感覺不到有很大的吸引力。出版人在這年代還有如此心意,令人佩服,但這報紙的前景,仍不樂觀啊。

2016年9月28日 星期三

漂移大陸

即使沒修讀過地理科的人,很大可能都聽過「板塊理論」。

───地球的地殼分裂開,形成板塊,板塊浮在地幔的岩漿上,因岩漿的對流影響而移動;板塊之間因移動而產生的力量,短時間內爆發便形成地震;板塊之間的漂移若形成愈來愈大的距離,本來相連的大陸便會分離,據說現時的七大洲,也是如此分裂出來的。

南美洲的東岸和非洲西洲的海岸線那麼配合,大家都很相信它們在古時是連成一塊的。那到底是多古呢?就算大家不清楚具體數字,也會說「總之是很久啦」,因為兩個洲的分離是那麼重大的一回事,大家都會認為:豈會是三幾年間出現的?


偏偏近日有報導,說原來澳洲大陸所在的板塊,流動相當活躍,移動的幅度,導致「全球定位系統」( GPS ) 所顯示的地方和建築物座標不再準確,需要作出調校;而在過去的 50 年間,這種官方調整已作出了 4 次之多,對上一次在 1994 年,修正的距離更達 200 公尺,真不可謂不驚人。

想想現今有不少創新科技的構想,都是打算倚靠 GPS 作出定位後,再交由電腦去負責運行的,若那樣的工具───例如說,交通工具───出現,而 GPS 所定座標失準的話,會否出現像旅鼠墮海般的慘劇,使用者只能眼巴巴看著自己踏上死亡之路?令人顫抖。

2016年9月27日 星期二

電腦模擬動畫

利用電腦進行繪圖的技術,實在進步得太利害了,從前需要大量人手經年累月埋首動筆才能完成的工作,現在雖然在一開始時也要有很多設定的功夫要做,但過了那「陣痛」的階段,則很多步驟都變得輕鬆了,甚至可以把一切都交由電腦自行發辦。\

但,電腦技術愈普及,製作人員的質控便愈見放鬆,由得電腦自行運作的話,則可能會出現些怪異的場面,叫人看得目瞪口呆。


以上的片段,好像是來自一隻名叫「FIFA 17」的遊戲?

2016年9月26日 星期一

娛樂


多位朋友都看了今年的鄭秀文 (Sammi) 演唱會,之後看到他們在 Facebook 上的留言,大都是表示讚賞。但又有朋友看的是第二場,說 Sammi 那場的表演相當勉強,最精彩的反而是黃子華客串的一節;Sammi 唱歌時,比較高音的部份自然唱不到,其餘也有很多時聲音嘶啞,多次把咪高峰指向台下,由歌迷合唱支持下去。

歌迷滿心期待而來,失望而回,可以釀成很麻煩的公關災難,結果淡然渡過,大家沒很大力評擊,甚至還給讚維護,最主要是 Sammi 多年累積而來的好感,不過這種「資產」也可以有消耗殆盡的一天,務必要小心避免再有類似情況出現。

該朋友事後覺得感覺奇怪,難以形容。這可以理解的。本來去看演唱會,是由藝人娛樂自己,現在反過來要照顧表演的藝人,即使真心不感介意,也談不上享受了吧?

2016年9月25日 星期日

雜花雜感

偶然在路旁看到「老朋友」,不過不知道它的名字。


童年之時,在住家周圍塘邊常見;長大了,罕有碰到,記得最後一次看見,是年前路過西鐵元朗站的地面,離遠望到在鐵絲網包圍著的一個範圍內有小量生長。這次看到,就在行人道旁,可以近距離觀看;拍了相片,想在「龍之天地」寫幾隻字聊作記錄,才醒起原來跟它只是「點頭交」,一直不知道它的名稱。

於是特地到互聯網上查找,根據相片和文字形容,相信它的名字是「馬纓丹」。


從小性格內向,許多同年代的朋友回憶童年時的遊戲,比較野性的我都沒什玩過,不過稀罕地,我也和家人捉過金鳳。金鳳這種昆蟲,表面上有種帶金屬感覺的顏色,我們捉到了,便會在牠腳上縛上絲線以防飛走,並放在火柴盒內蓄養;把馬纓丹上的花蕊拔下,內裡的汁液會在尖端處凝成一顆小圓球,送到金鳳的口部前,牠便會雙手捧著吮啜。

其他朋友的情況如何我不清楚,我們捉過的金鳳,印象中都是一兩天便死掉了。現在?不彈此調久了,就連金鳳都已許多年沒有看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