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8日 星期六

書度

網友之間就漫畫的「完全版」問題,有點爭拗,我在旁觀,覺得問題可議,但動氣則不必,不過不打算介入了,在自己的地盤寫點東西便算。

今天不敢談「完全版」,因為題目太大了,我可寫的感想又不少,難以駕馭;所以先只略談一下漫畫的呎吋。


我們口中的「傳統港漫」,所謂「傳統」,因為是香港漫畫市場最近一段輝煌日子中,主流的格式,若拉開時間的跨度,不同年代有不同主流,誰能說自己才是正統?單這一點,已涉及主觀。幫忙編寫「港漫回憶錄」一書時,我們先自下定義,把範圍定在「薄裝漫畫,約 A4 紙大小,36 頁圖文,騎馬釘釘裝」;這也是我自己口中講到「傳統港漫」時心中所想的呎吋。

曾經,不少港漫都是先在報紙連載,然後結集成單成本;連載時及出版單行本時,稿件的呎吋相同,所以一直沒有問題。直至近年,隨著出版技術進步及市場需求轉變,出現了不同的版本,而且版本之間,呎吋相去可以甚遠,才開始出事。

新派的漫畫包裝設計,仿傚日本模式居多,而即使在日本,其實也面對同樣的問題,而且很多情況是,一開始已面對。例如連載的漫畫,很多人會即時想到「少年 JUMP」上的作品,那些作品在周刊上連載後,去到出版單行本的階段,大小已經縮水起碼一半;所以日本的漫畫家,一開始在設計版面時,格數的大小和多寡,線條的數量和粗幼,文字的取捨和擺放,已經要有了完成品要縮細後才再被閱讀的準備,所以以後再出版更細小的版本,比起港漫要在後期才臨時設法避免問題,處理上容易得多。

早前聽說「鄺氏」會再版馬榮成的舊作,我第一時間給的建議是:「原大出版。」因為之前新修訂版的「風流」便是縮小了的,內容上可看清但不舒服。後來上官小威重出的「小鬼頭」我是購買了捧場,但未有細讀,因為這書雖然馬榮成未有像後期的精細線條描繪,但內容縮小至連閱讀文字也困難哩。


港漫巨著「龍虎門」的復刻版,斷斷續續地應該已出完了舊版的 2,000 多期書;我沒購買及收藏,除了金錢的考慮,更大關鍵便是因為版面縮小了,讀來味道大失。現在所見的版本,呎吋已經算是平衡得不錯了,但我個人喜歡更早期設計較簡單的「精華珍藏本」版本,原大,原色。

香港漫畫打入中國內地市場,出現了一些只如手掌大小的「小人書」。連「老夫子」如此文字不多的六格漫畫,放在那方寸之間,已經難讀,如何能想像把「傳統港漫」縮納到那大小去,而仍能在讀者翻看時,可以感受到原作者繪畫時希望帶出的觀官效果?難矣!

2016年6月17日 星期五

「書單王國」


因為看到中文科幻巨著「三體」作者劉慈欣的相片,被吸引進去,才知道有「書單王國」這個部落格。

看雜誌時,也喜歡看名人推介書本的環節,尤其是會給出較詳細理由的那些。來自不同範疇的名人,推介的書本種類可以十分不同,那麼看這些跨界別的書介,便更容易遇上自己經常閱讀的框框以外的選項,有助擴闊知識和視野了。

很多網友都是愛讀書之人,謹此分享。


https://famousbooklist.blogspot.hk/

2016年6月16日 星期四

「繁榮」亂序

替朋友在二手市場買了幾本「繁榮出版社」版本的倪匡小說。這版本的倪作有它的吸引力,但有兩大毛病。


其一是作品並不順序成書。

「繁榮」主要出版的倪作包括「女黑俠木蘭花」、「年輕人和公主」的故事以及「非人協會」的故事等,書中人物關係隨著故事開展而變化,而且不少故事的開首及結尾處又明顯提及是和哪個特定故事相連的,編輯把故事的順序打亂了,讀者按照出版社所編排去讀,效果反而突兀。

毛病之二,只特別針對「女黑俠木蘭花」的故事───本來好好的書名,「繁榮」的編輯硬是要自行把全數 60 號個故事都劃一改成兩個字的書名 ( 除了極小數目的例外 );原書名本來一看便能令人聯想起故事的內容,現在難度則高了。這個改名的行為,想來想去,都想不通好處在哪。

基於以上兩點,我所儲存的倪匡小說作品中,「繁榮」版絕無僅有。

2016年6月15日 星期三

需求清單

在公司的電腦剛「清洗」了一次,狀態由「全新」開始,隨使用再隨添加適用的附加軟件。

電腦先必要有一個「操作系統」(OS),然後,因在辦公室中應用,「視窗」的「Microsoft Office」軟件少不了;這兩者,算是「基礎中的基礎」。其餘還有什麼需要的呢?人人答案不同。當電腦部同事詢問時,能一下子答得完整的例子,少之又少。


一部電腦───或任何工具───當使用已有一段日子後,變得就手,我們便當是順理成章的事,渾忘了其實那是不知多少次「覺得不便──尋找方案──添加軟件」後的結果,當一路工作時,突然發現某個十分自然的動作執行不到時,才會停下來想一想。───有時也要過些時候,才能想起原來有關功能是「基礎中的基礎」所未包括的,必需添上特定軟件,才可像往日般工作。

為何文件列印不出來?為何 PDF 檔案不能一按即開啟?為何之前可以輕易修改的圖片,現在遍尋也找不到合適的功能按鍵?原來過去以為是「自然擁有」的,並不真是「自然擁有」。

像這樣大修電腦的經驗並不少,每一次,事後,都好像有些領悟似的。

2016年6月14日 星期二

西鐵列車資訊

相信不少乘客都和我一樣,有種「終於來了」的感覺。西鐵車廂內,終於有比較像樣的列車資訊了!

當地下鐡路和其它鐵路網絡,歸於同一公司持有時,不同的鐵路路線有不同的資訊系統,大家自然會作出比較;地鐵車廂中的路線圖有燈號顯示,比起其它的鐡路系統方便太多了。




乘搭過西鐵的朋友應常有這樣的經驗:列車在黑暗中行駛了一段時間,慢慢停站,大家察覺到了,一時間卻又不知道是哪個站;到列車停定了,車門也開了後,電視才突然變成靜音,廣播系統讀出站名,同時電視屏幕底部露出小塊空間,打出中英文站名;乘客若忽然醒覺需要下車時,關門訊號通常已經響起,而且擋在前面的人也不少,於是匆匆地跑向車門,擠著叫著,希望趕及下車。

以後乘搭西鐵,應該不再需要如此頻撲了吧,但願。

2016年6月13日 星期一

消粽

今年端午,還未吃過一集粽,不過很明白,應該不少朋友家中都有些粽子積聚下來,難以清理。看到一段短片,介紹了幾個方法,大家可以考慮一下,看看是否適用。

不過,似乎這幾種方法都是把粽子改變形狀而已,有時更會加入更多的材料,若如此處理後也能吃得下,理論上本來的狀態也應吃得下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y34f3Oxs7Q

2016年6月12日 星期日

化學作用

「香港電台」的節目「Made in Hong Kong 李志剛」每星期周一至周五播放,每集兩小時,我只是不時在網上重溫個別的環節。

本來三個主持人的班底,近期變成兩個,節目的路線、環節、演繹都大致維持,聽起來感覺卻有點不一樣,一向緊密的節奏好像鬆弛了些,熱鬧的感覺也好像削弱了些。───只是少許,只是個人感覺,並不明顯。


但凡播放經年的媒體節目,隨著時間總在內容上有所變化,即使模式是一開始已大定下來,主持人的個人成長以及社會環境及目標對象的變化,也會促使節目內涵出現微調。

像「Made in Hong Kong 李志剛」這種每天有不同主題、不同環節的節目,現時看到好似固定的內容組合,往往都是經過多次「嘗試及失敗」(Trials & Errors) 後才磨合出來的,定有不少環節曾試過加入,但效果、反應不佳,唯有取消,再試其它;現在尚存的,定是測試過後,效果良好,目標對象反應也好的,才倖存下來。當主持人的班底改變,效果必定與當日「測試成功」時有所不同,這種不同,有機會吸納到新的聽眾,但也有機會令到現有聽眾失望。

到底是再找新主持人,以維持本來「三人組」的格局,抑或是嘗試以另一種格局走下去呢?可是即使找到新主持替上,新的「三人組」跟舊的「三人組」,給出的化學作用也會不同啊,屆時會遇上的危和機,跟現在也是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