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30日 星期日

相近的作品

譚詠麟接受電視節目訪問,說近年找他作曲的人,要求不要有旋律。所有歌曲都有音階的組合變化,那不是叫「旋律」嗎?倪匡先生說現在的電影欠缺結構,但幾乎所有完整的電影不也包括有「起承轉合」的元素麼?「結構」又指的是什麼?「旋律」和「結構」兩個詞彙,很常見,我也以為自己明白意思,但現在聽行內高人所講,又可能我原來是根本不明白的。

上述兩位所指情況,都會減低作品的變化性;市場上存在許多相近的作品,區分不出彼此,便令受眾難以記得作品,作品亦難在同儕中突圍而出。


我可能真的沒明白「旋律」和「結構」的定義,但也可從一些趨勢看到創作品變得相近的問題。例如當年興起把流行曲旋律當成手機鈴聲,由於使用者主要是以樂曲的首十秒八秒來衡量選擇,若創作者想增加作品被選為鈴聲的機會,便會令樂曲的變奏愈早出現愈好,漸漸不同作品的組織便變得雷同。

現在的小說,在書店中看到的愈來愈厚,在網上看到的則愈來愈短。短篇小說的創作,歷年多變,但漸漸大家都把情節中的扭橋愈推愈後,更有作品以把全書最大扭橋推遲最後一章、最後一段、最後一句,甚至是最後一個字為標榜的;這種作品,首個出現的例子,叫人驚艷不已,但當人人都如此做,千篇一律,便成缺點。

有些讀者和觀眾,一面說要有多樣化作品,但當有開首階段較平淡的作品出現,又批評不已,根本不給空間讓慢熱作品成熟,令創作人在市場壓力下,想求變也不敢,真是無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