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創作故事經驗的朋友可能都發現,有些意念當在腦海中時,似乎是講得通的,但當要落實比較詳細的情節舖排,構思之下便會發現有些以為通的地方原來講不通───又或者說,要再作出一些補充或修改,不同情節才能接得上軌。而這些補圓的地方,才往往是最困難之處,有不少例子,作者就是因為想來想去想不到怎去接通不同章節,而令整個故事胎死腹中。
黃玉郎的「新著龍虎門」故事常被讀者詬病,兼且近年又經常出現時空跳接的情節。當某段情節或某場打鬥發展到一個階段,要接續到新故事時,會把本來情節截然中斷,之後或是「一日後」、「三日後」、「一年後」、「十年後」;故事重新發展,當提及之前情節時,便說「下回分解」,而這「下回」卻不知會發生在何年何月,更許多次還是至今都不了了之的。
如前述,大情節和大情節之間的小接續,最考功夫,而「新著龍虎門」的創作者專在這個地方繞道而行,真是避重就重的極致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