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30日 星期五

從「過稿力」談起

剛看完「過稿力」一書,書的副題是「一流出版人告訴你編輯到底想要什麼」。如果據我自己的說法,這本是教導文藝創作人如何令他們的作品通過一個又一個的關卡,得以出版及取得成功的書。

在這書中,作者使用「過稿力」這個對我來說十分陌生的詞彙,用得那麼自然,令我都不敢肯定到底這是她的原創新語,還是在出版行內普及的術語。

正如書中頻繁用的「通道」,應是英文 Channel 的翻譯,在香港多是叫做「渠道」或「畫公仔畫出腸」少許叫做「銷售渠道」;「通道」的這種用法我相當陌生,不過從作者使用的程度看,這應是當地的慣用語無疑。

所以我不能肯定。但不論這「過稿力」書名出處如何,個人感覺是這縮編叫法頗為拗口。


近年世界各地華人在網上互通,慣用用語交叉感染,對於別人的語法,時而接納,時而揶揄,甚至抗拒。中港兩地慣用的「質素」和「素質」的差別,我看來不大,兩者我都接受;不少人對內地中文「質素」極抗拒,卻對日式中文用法「闇黑」( 不是「黑暗」)、「不思議」( 不是「不可思議」 ) 等自然地接受了,標準的差別難以理解。至於台灣的市場,文藝氣息較重,但也不是應該全盤自然接受了台式中文的用法,總要用得自然才好。

現代趨勢,例如「那」和「哪」的分工,許多有歧異的用法都消失了,但沒想到把 FANS 叫作「粉絲」居然逆流站穩住腳,連很多文壇老前輩都接受及使用了!本來「粉絲」只是一種食物名稱,從沒混淆過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