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7日 星期四

知道「赤口」

農曆正月初三有個名稱叫做「赤口」,是個不宜去拜年的日子,原因是在這天大家容易和人吵架。

童年之時,看電視的時間多,從早上的清晨節目,到中午的婦女節目、下午的兒童時段、晚上的大型綜藝節目,都可能不厭其煩地告訴你關於「赤口」的事,再加上像「兒童學園」等的漫畫書之教育,不可能沒聽過。

另一個讓我知道「赤口」是什麼的,是因為黃玉郎出版的「趣怪漫畫」漫畫一書中,已有人把它寫成四格故事:兩位朋友本來無事,就因為辯論「赤口」是否真有其事,其後真的吵架收場,應了「赤口」一說;當年這樣吊詭的事,看來覺得很有趣,便一直記憶至今。


從前看的漫畫,題材和演繹都十分「貼地」,內容之中、對白之內常把當時社會中的人事物加入,而且即使不是像「壽星仔」般完全把角色對話用廣府話發音照搬寫出來,書面語的旁白和對白中,也會加入一些常用俗語;若是用到一些較生僻的字詞,或某些行業的暗語等,又都會在旁加些註解,說明那些字詞是什麼意思、如何發音等。

相比起來,現代的動漫,在繪畫方法上雖也呈現不同風格,但在說故事時,不停地摻雜時下資訊的作品絕無僅有,就唯有數「牛佬」文啟明邱瑞新兩師徒的幫會漫畫兩部;鄭健和的作品也有這種處理,但包含得很低調,是另外的感覺。至於寫政治漫畫而與現實事件掛勾,根本就是是該種漫畫的本質,不值得標榜。

上官小寶的「李小龍」尾段故事,寫主角和對手在海底下大戰,戰情之影響跟當時香港和台灣之間發生地震、通訊電纜失聯等事扯上關係,是那些年的寫作風格之好例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