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25日 星期二

漫畫分鏡

香港著名漫畫人葉明發兄常在 Facebook 上分享他筆下的鉛筆草稿,近日一帖中他寫道:「把文字簡單地活現成初稿,就是動作分鏡最好玩之處。」我的感想則是「分鏡」這一環節,是所有漫畫製作過程中的靈魂所在;好看和不好看的漫畫,差別往往就在分鏡之上。

分鏡決定了讀者可以看到什麼內容,以及內容以什麼形式表達───是透過圖像呢,還是透過文字?一般的做法是,若單靠圖像已足以傳達清楚訊息時,便不必再加文字了。

我們知道日本漫畫的出版,常有一位責任編輯協助製作,主要給與的意見,是就作者圈出的草稿而作出的,有不妥時,把草稿改到最好為止,然後便根定下來的草稿繪畫正稿。在香港,也有聽過有監製看到作品不佳,毅然決定重新再繪製的行為,我對這頗存疑。

首先,以港漫製作的急趕,是否真能重畫之後還能趕及死線?或換句話問:若已快到死線了,公司還會不會容許重畫?即使真的重畫,重畫草稿和重畫正稿所需的時間及精神,相差多麼巨大,要修改何不在草稿階段進行?

港漫出現過多次特別版,分別刊出了作品的鉛筆稿及完成稿。這種比較也很有趣,但若先刊出文字劇本,然後再刊出採用不同方法分鏡之後的作品,加以比較對照,可能更加有趣,而且對於有興趣投身漫畫創作、編劇工作的朋友,應該也很有佐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