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陣子在「龍之天地」這裡寫了關於「呼之則來,揮之則去」的設計大道理。一般而言,我們在生活中,鮮有想到大道理的時候,通常勾起這方面的聯想,都是因為遇上了實際的問題。
這次也不例外,令我有感而發的,是到麵包店買早點時,麵包下面黏著的那張紙。
那一張紙,有否正式稱呼,我也不清楚,現在行文,故且就叫它作「底紙」。這一張「紙」,據網上的討論得知,主要是在烘焙之過程中,不讓麵團黏住盛載的器皿,在包點出爐後,應該便沒有用的;至於材料,有用薄紙,有用厚紙,也有用錫箔的,並不一定是「紙」。
這種紙張,太過容易脫落或太過難於脫落,都不理想,不過對於買家來說,這一張底紙,既然通常都不大有用,便當然是以易脫為佳了。貼得太實的底紙,撕除之時,很可能會把麵包也連著帶走,結果連麵包都可能會被弄破了;若是包中有饀或是有流質內容的,弄破之後,當中內饀便會流出來,弄得買家手上身上都髒了,十分狼狽。
這種底紙的問題,也不只是在西方包點中出現,中式包點若被底紙緊黏住,撕紙時把包子弄破了,也可能會汁液淋漓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