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4日 星期一

「欠資郵票」


還熱衷於集郵的年代,已知道香港有「欠資郵票」,但一直不知道它的使用方法。最近得友人贈送月曆,遇上郵資不足的情況,才知道原來「欠資郵票」仍然存在,並約略猜想到運作程序。

情況應是郵局發現郵資不足,計算出差額後,由寄件人補足了錢,才把信件派發的,不過到底是由郵差上門直接收取,還是發通知卡給寄件人,通知寄件人到郵局付款呢?我便不得而知了。因為這份郵件,令到友人大費了周章,真是不好意思。


寄出的郵件若不規範,要付精確的郵費而不必親身到郵局去,也不是易事,首先要有順手的磅重工具,單這一點,已難倒許多寄件人了;還要手上有合適面值的郵票可以配搭出所需金額,又是一難,因為多數朋友最多只備有 HK$ 1.7 及 HK$ 2.9 兩款郵費以應付最基本的本地及海外信件投遞──甚至只有 HK$ 1.7 的一款。

我平常投遞較重郵件,又不想特地跑一趟郵局,都是多貼幾個 HK$ 1.7 郵票便算,多付了的便算給錢買個方便。不過,我雖存有「寧多莫少」的心態,有時也可能佔了郵局便宜的,因為計算郵件重量時低估了。

很多時市民少付了的郵費金額低,要專人跟進追討,成本也撈不回,郵局大概見問題並不嚴重,而鮮作追究。現在多費功夫去追討如這個案中的 HK$ 1.6 欠資,應是跟早前「審計署」的指摘有所關連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