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的小說很多都是老書,有不少翻譯的外國作品,在我出世之時,作者甚至已經死了。時間相隔太久,若加上跨地域的文化和歷史差別,當看到書中寫及具體的物品價格之時,便未必那麼容易感受到作者本想表達的效果。
以重看又重看過很多次的「柯賴二氏探案」為例,書中多次描寫柯白莎往往只滿足於蠅頭小利,到最後賴唐諾不單把案件解破了,還得到遠多於本來可收酬金的金錢,每有這種情節出現,我便只能計算、比較最後他們得到的款項,看看是本來款項的多少倍,而不能直接地驚嘆:「嚄!竟然能有那麼多!」
這種故事,又常涉及遺產、保險金,我看到一個數字,作者/書中角色說是很高,我便接受了是很高,至於高至什麼程度,可以足夠一個人舒適地花上多少年,我便不能產生一個即時的概念了。
即使撇除了異國的因素,讀以 1960、1970 年代作背景的香港寫實小說,又或是在以銀兩、金子為貨幣的武俠世界中,我也是不能清楚地掌握故事中所講的東西售價,其實是高是低的,端看作者如何形容便如何接受算了。
看過有些考據,想知道古代故事中的「一兩銀」應理解成現代社會中的幾多元錢,驟聽好像有些無聊,其實相當實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