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助過好一些校對的工作,發覺近年不少原始稿件檔案,都是以簡體字在電腦打成的。
有一些,作者本身是中國大陸的朋友,他們的原稿是以簡體字打成,理所當然;就算是香港本土作者的一些作品,有需要重新打成電腦文檔時,多也是找國內人士助力,可能是出於成本的考慮吧。本地的作品,先找人打成簡體字的檔案,再用程式把內容轉化成繁體,是常見的做法。
如何得知當中出現過「簡轉繁」的步驟?這道功夫,自然不會全盤以人手處理,而繁體作品先打成簡體,後又轉回做繁體時,因為有不少「異繁同簡」的例子,便容易露出馬腳。例如「頭髮」一詞,打成簡體便成「头发」,而由「头发」轉繁,系統多半會給出「頭發」,原因便十分明顯了。
因為系統「簡轉繁」往往可以幫助到大部份的內容,所以出版社不捨得棄用,通常是先讓系統大轉變一次,然後再以人手檢修錯誤。這時候,遇上一些繁簡體很近似的字,例如「鯉」和「鲤」,便可能會看漏。
文章中混雜了繁簡不同的字型,輕則看起來不統一,影響觀感,但也有可能當排版員選擇了的字體,不支援某些字型時,直接顯示為空白收場,令到文章中出現可能不止一個的天窗,十分難看,且對讀者閱讀及理理解造成妨礙,影響不小。
我個人經驗,在校對之時,應付這種格式問題的時間,常比處理文章文法的問題更長哩。
打開簡體書,猶如雙目失明。
回覆刪除哈哈!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