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8日 星期日

老散文

散文內容,常常記錄了當代的風土民情,所以閱讀舊時的散文,能夠從對照中得到樂趣。

例如有些東西,不論是人、事、物,曾經盛極一時,現在大家都感覺陌生了。相反,有些東西一直存在,歷久不衰,讀者翻書,仍然有所共鳴。

更有趣的是現在十分普遍的東西,當年初初出現,除了要詳細講解及介紹外,可能連稱呼也不統一,現在重溫,有時要仔細一想,才弄清其實作者指的是什麼。例如現在說「手電」,大家多會想到手提電話,但在數十年前的小說中,那是指手電筒。


蔡瀾一篇文章,推算應大概是 30 年前的作品,介紹泰國的冬蔭功。從他詳細說明這湯水的材料和色香味,冬蔭功那時在香港,應很罕見。這湯的名稱現在普遍寫作「冬蔭功」,但讀時「蔭」字卻是「陰」字發音;蔡瀾舊文中則叫它「東艷貢」,跟足來發音的話,倒帶著異地風韻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