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6日 星期六

坐八望九?

預測新生的熱帶氣旋會在香港旁邊掠過,最接近之時,會在周日晚或周一早上。會掛什麼風球?親友說:「坐八望九。」

如此篤定?原來是個老把戲老笑話。事緣現在是月初,周日乃是七號,所以這天跟人「預測」說「明天必是八號」,誤導人想到是指「八號風球」,其實是指「九月八日」。

七之後便是八,八之後便是九,必然也,所以「預測」也定命中了,哈哈!

2025年9月5日 星期五

又不是蛇影

寫早兩天的網誌時,以為是自己杯弓蛇影,卻原來又一次犯錯。同樣的情況下,犯了同樣的錯誤。

之前「香港天文台」說將來犯的熱帶氣旋,並不是當時在遠方的那個,而是全新的、誕生時便已在警戒範圍之內的一個。出現之後,便吹近香港。

「天文台」軟件上清楚標示的只有在香港周邊「已存在」的熱帶氣旋,我可以理解,但一些「將出現」者,反正「警告也警告了」,不是可以用不那麼強烈、那麼清晰的標示,讓市民先有個概念,豈不更好?

2025年9月4日 星期四

一小時生活圈

在香港,若以所謂「一小時生活圈」的概念來說,遠可及廣州;在未有「高鐵」之前,從香港邊界至廣州,火車車程便大約一小時。

對我來說,廣州不算是毗鄰之地,到那裡去,不是「旅遊」便是「公幹」,絕不算是「閒逛」。反而較近的深圳,有更大的機會因本來的生活範圍擴至而前往。近日某天,一天之內往返香港及深圳兩次,而且還是經不同口岸出入的。

多年前,由元朗出發,經上水到羅湖後,轉乘「地鐵」至抵達「深圳書城」時,才一個小時多些。現在多年過去了,交通工具和網絡已進步了不少,需時應更短吧。是否應計劃一次,去訪新開的那超巨型的深圳「書城」?

2025年9月3日 星期三

繞遠路

從九龍往內地,作了些資料搜集及分析後,決定用「繞遠路」的方式,先坐地下鐵路到港島,然後在頭站乘車直往尾站。

以官方程式提供的資訊來比較,我選用的方式會較多花幾分鐘,但只需換車一次,而且最長的一程必有座位,當然是我的首選了。

在日本推選漫畫中有過類似的點子,選擇較遠的路徑,因為各種因素的影響下,達到目的的效率和效益可能反而更高,所以人生在世,所有選擇,都宜審慎,直覺上以為最直接的選項,未必真是最佳哩。

2025年9月2日 星期二

蛇影

常看「香港天文台」軟件上訊息,赫然看到一個眼熟的圖示出現,還以為香港又要打風了,結果是誤會了。

那個顯示,是對也是不對——確是有颱風出現了,也在警戒範圍內,不過一來現在距離香港尚遠,且預測走向也是會背向香港,簡單些說,將不會對香港產生威脅。

近兩三個月,香港受風襲頻仍,幾乎是一個接著一個輪流「登場」,市民出了「杯弓蛇影」的心理情況,並不稀奇啊。

2025年9月1日 星期一

歸家了?

昨天是「暑假的最後一天」,晚上到食肆吃飯,見處處人多;座位皆滿,門外尚有不少人在等位。

坐在食肆中,坐上菜也要久候,因為廚房還要應付很多外賣。不論是外賣平台的送餐小哥,還是打算自取外賣的顧客,都要等待良久,仍無結果。

我們等餐之時討論一下原因,都認為主要是因為學生要上學了,學生、家長、教師、校工以及相關行業的工作人員,之前可能遠遊在外的,現在都歸家了。所以市場好像一下子興旺了不少哩。

2025年8月31日 星期日

暑假完結?

忽然又及時地,驚覺原來是日已是暑期的最後一天了!

一直以來的工作性質,都不怎囿於公眾假期與否,至於暑假、寒假什麼的,便更沒關係。

若家中有小朋友,因應他們的活動作息,對於哪天是星期幾、何時是暑假寒假之類,定會敏感得多,卻又沒有這方面的需要。

所以,到別人認為是「最後的一天」,我才首次想起暑假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