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1日 星期六

咬月餅


已過了「中秋」幾天,家中仍存有好些不同款式的月餅,需要消化。

不少月餅都已是迷你的種類,也還是把每顆分切成幾份,好讓大家都可吃到不同的款式和味道。把切開了的月餅,拿起一角,放到嘴邊,正要咬下去時,忽然像有靈光一閃,出現種猶如「頓悟」的感覺!

每年「中秋」節日尚遠,已經開始見到售賣月餅的廣告;很多廣告,都是顯示住或是藝人或是素人的主角,把一角月餅放進口中作食用狀;長期以來總隱隱覺得那些廣告不夠自然,又不明白箇中原因,直至此刻。

我們——起碼我自己——拿起一件切出來的糕點食用,會順著由那切口處咬起,而不會往完整的邊緣咬第一口,弄得那糕點左一個缺口右一個缺口那麽難看的,但在廣告中,因要把月餅切口處面向觀者讓他們看得清楚內容,有些設計結果反而違反了很多人的自然動作,變得奇怪了。

2025年10月10日 星期五

淡忘節日

10 月 10 日這天,即是「雙十節」。曾經,也較多注意這個「節日」的,現今直像普通日子;其「特別」的程度,大概是和「兒童節」差不多。

昔日試過較特別,因家人多在年尾外遊,若想去台灣,需要辦理「入台證」;在 10 月因逢「雙十」,便會有優惠,免除「入台證」費用。

現在,往台灣多是經所謂「落地簽證」方式進入,在網上自行處理,全無成本;既然不必等待「變十節」的減價優惠了,對「節目」也就淡然視之,不時遺忘了。

2025年10月9日 星期四

風球退卻

之前本地仍在掛著風球期間,「香港天文台」軟件的資訊顯示,在警戒範圍內,有另一熱帶氣旋在形成中,詳情未知。今日「詳情」來了,原來那新氣旋在日本附近產生,而預測路線哩,則是在海洋上繞個小圈,之後會向著遠離香港的方向走,換言之,應該對香港並無影響。

上述資訊我已先看到,之後家人留意到,我隨口應對後,覺得有些不對:聽到的氣旋名稱,怎麽好像和印象中的不同?

到那軟件再看,原來那刻顯示出來的熱帶氣旋有二,產生的地點差不多,之後的走向路徑也差不多。如此巧合!看到如此,頗為意外,但見到既然兩個氣旋都是會背著香港而走的,便沒再好奇追看詳情下去了。

2025年10月8日 星期三

舊作家新小說

極資深的作家,曾經,據說感到意興闌珊,所以不再寫新的作品;當時出版社宣傳一本散文集時,也說那可能是最後的一部。今天,幸好聽到該作家又有新作品推出了。

寫散文會好些,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對任何物事有感想、看法,把思想記下來,已可算數;寫小說則要有點子、舖排、角色、情節、用字等多方需要。

對,該作家筆下小說,並非全部超卓,但高齡創作,單只把一個故事寫完整,已勝過許多人了。

2025年10月7日 星期二

明火燈籠

這年「中秋」,晚飯也遲,之後特地繞往俗稱「市鎮公園」之地一逛,果然聚有不少市民,或行或坐,又是賞月,又玩燈籠。更見有悠閒者搬了組輕巧桌椅,找了個路旁靠近告示牌的位置,細品葡萄酒;不遠處一個涼亭,則聚了一班東南亞少女,喧鬧之聲,相映成趣。

市面上見到不少燈籠,都套用了舊式設計,很多兔子和金魚款式,甚具古意,不過所採用的大部份都非蠟燭明火,而是電燈或「犀利光」的螢光。幾年前往相同公園,見有幾批小孩子圍攏著玩蠟燭的,今年只遇到一處的幾個人。

這也難怪。日月如梭,連帶那些小朋友外出的家長,也未必在「中秋」玩過明火,又怎會由他們引導到兒童玩蠟燭?欠缺這一環,場面熱鬧是熱鬧了,卻又有點兒冷清的感覺,難以形容。

2025年10月6日 星期一

港式燒烤

港式的「燒烤」,英文正式名稱是 Barbecue,據網上資料,該詞彙「源自加勒比海原住民的 barbacoa」,香港人把它簡化成幾個字母「B-B-Q」既然和原音甚相近,又連以前社會中為數不少的「文盲」也能把這「英文」都傳達得出來,這個「BBQ」的叫法便一直沿用下來了。

香港的 BBQ 極具特色,舉世僅見。西方的食材,都是平放在金屬網上燒著,任人取用的;中國北方及東南亞國家也有串燒,都是廚師弄好後奉客;只有在香港,是由當事人手持金屬叉刺著生的食材,直接在明火上把食材烤熟食用。

港式燒烤在外地跟進的地方不多,但知名度也不少,因為在香港的影視作品中也常見。更有說香港很多電視劇集大結局不知如何收尾,便總會以一場 BBQ 處置了,作笑話看待哩。

2025年10月5日 星期日

燒烤處

每遇重要時節,便常聽到有人提及以燒烤的形式聚餐。到郊野公園或沙灘旁的公眾燒烤爐去,最後一次都已是幾十年前的事了;個別親友的家合適,從前也會舉行燒烤,因前前後後要處理的瑣碎專甚多?,漸次數也减少了,終於歸零。

現在,最常選擇的是街上的燒烤場,每天營業,按人頭收費,基本的用品、食物和飲品任用,外加一些可選的收費項目;親戚朋友,前往幫趁,吃飽了拍拍屁股走人便可,乾手淨腳。

曾經在一區之內,有過多個燒烤場,經過多年的經濟起起跌跌,現在若以元朗市來說,基本上只剩下一家「偉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