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漫畫「金著龍虎門」的續寫,引來一位舊網友留言,真是意外。
網友也認為若原來故事中有個用刀角色的設定,續寫者把那角色跟舊版本中的「帶刀者」聯繫在一起,所續情節以帶刀者作引子便更自然了。小說、連環圖漫畫是以穿鑿附會手法訴說情節,「穿鑿」和「附會」應是兩大方向,「穿鑿」可以天馬行空無視前路的去開創,但「附會」則先要有物可附;或是前文伏筆,或是現實物事,因已既定,不能逕改,故事發展時若有一點想作附會而附會不佳,足以影響對全本書的觀感。
我個人便愛看「附會」得佳的小說,自己寫的故事也希望能有相似效果。
中國古典文學中,「西遊記」和「封神演義」論奇想各有千秋,論小說技巧應是前者較佳的,但也有朋友喜歡後者多於前者,理由是覺得「西遊記」每次把主角寫到困局解決不到時,一往觀音菩薩處求助便即馬到功成,這「解決方案」太過「屈機」,不夠高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