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君是這階段故事的編劇,他十分積極,和讀者交流,近期在網上,他的蹤影頻現;除了主動發表的訊息,當有談及這次「金龍之變」的帖子,也常見他留言回應,亦見他在 YouTube 平台節目上,講述有關任務的情況。
我看漫畫並無深入研究,不過單論年月,勉強也算得上「資深」二字吧,而且現在對於港漫仍然未放棄。因而,對於陳君在網上節目的內容,其實是很感興趣的,但次次看到原來每集內容都有幾小時長,便被嚇跑了,令到至今是一集半集都沒收看過。
───亦慶幸如此。無論編劇及主編所創作的最後內容,寫得如何精彩,情節如何合我心意,若是早已知道內容走向的話,到了書本真的出版了拿到手中,翻看之時,又何來閱讀之樂趣?
據說漫畫編劇劉定堅先生在參與「中華英雄」該作品的編劇工作前,已是讀者,反而到了他加入其事後,新書出版了,他都已沒有翻看的興趣。連劉定堅也如是,連那階段水平的「中華英雄」也如是,何況我們一介普通的書迷,何況是現在有限資源下推出的「龍虎門」?既然還可以選擇,我寧可保留最後的一點兒即場讀到新書的趣味,也不去滿足那些少好奇心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